安徽省企业文化网
新闻热线:0551-63366138 19355918808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 咱们的“朋友圈”有了校长

[原创] 【原创】咱们的“朋友圈”有了校长 

[复制链接]
   

 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
 发表于 13 小时前 | 只看该作者 回帖奖励

[原创] 【原创】咱们的“朋友圈”有了校长 

[复制链接]
   
 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
 发表于 13 小时前 | 只看该作者 回帖奖励
              咱们的“朋友圈”有了校长
 

  3月16日,安徽省教育厅召开2015年全省高教工作会。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,今年全省将选取3—5所高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,同时立项建设约20所地方技术技能型职业院校。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,教育厅厅长程艺表示:“鼓励高校的校长、老师们也能走进学生的‘朋友圈’,引领学生健康成长!”
 
+ e* j! R" l5 ?  \7 |4 g
  高校校长和老师走进学生的圈子,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。大家都知道,教育是爱的行动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对事业要热爱,对学生要关爱,对社会的热点、焦点问题要关注,才能与学生同步,与学生有共同话题,交流起来才融洽,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,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。
 

  对事业的热爱,也表现在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上,一个对社会、对祖国都不热爱、思想冷漠的人,不可能产生热情,更不能施以学生以爱心。从这点上来说,高校改革,也应是人的思想的改变,如果我们不能从主观上改变高校校长和老师的思想,只是采取一些硬件措施,从外围打“攻坚战”,可能永远也攻不下这座思想的堡垒。
 
  ~8 W  d4 }" E: o( y/ R% q( ~
  在我国,历来把校长作为行政长官来对待,赋予行政级别,长期以往,使校长们思想上也产生了一种依赖,把自己放在行政干部的位置上,并没有设身处地地沉下去,摸索教育规律,实施教育改革计划,因而导致教育改革浮于表面,看起来改革如火如荼,甚是热闹,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果。教育改革,关键是人的思想,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,校长的思想决定着办学方向。中国的教育改革,可能要从打破校长“行政化”角度开始,让校长成为教育职业人。
 

  在这方面,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率先启动了中、小学校长“去行政化”的试验,摘掉校长头上的那顶“乌纱帽”,完全把校长们置身于“职业人”的位置,把他们与学校的发展、教育的发展绑在了一起,实行“校长与学校共荣”,这可能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。如果我们不能打破这个限制教育发展的瓶颈,仍然把校长作为行政长官对待,教育的改革永远不会彻底。教师实行了职业化,为何领导学校的校长却仍然保留行政级别,这可是一种“怪现象”,也只有在中国,才会出现这种“特色”。
 
3 q4 O( s  M" `) h9 n
  走进课堂、走近学生,这可是一个校长份内的事。也只有走近学生,才能了解学生,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,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。从这点上来看,高校的校长、老师们也能走进学生的“朋友圈”,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,只不过现在的手段更多罢了。与学生交朋友,真正要俯下身子与学生谈心,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,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学生、教育学生,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,引导他们健康成长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。
0 j( Z9 Z- {; T4 p
/ v% \2 `4 }/ e  ]) z. _- J
  老师既是学生的教导者,又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,还是学生生活上的帮手,甚至是学生的“保姆”,管吃管喝管成长,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到,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思想启发者。现在高校老师们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,也要利用好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,走进学生的“朋友圈”,与他们交朋友,成为他们的一员,与他们心贴心,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上的帮手、学业上的咨询者和思想上的引导者。这一点,安徽省改革的方向是对的,我们期望安徽省高校改革能率先迈出一步,结出更多的成果。(两匹马)
  D$ Q' h* b! H$ P7 S
 
 
 
分享到:0
  

 

   
  D$ Q' h* b! H$ P7 S